【师德标兵说师德】尹智帅:在科技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
编者按:
伟大的时代呼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在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征程中,学校涌现出了许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标兵”。他们不忘“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传承“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躬耕杏坛谱写芳华,春风化雨培育英才。为了弘扬高尚师德,凝聚奋进力量,党委教师工作部推出《师德标兵说师德》专栏,让我们共同聆听师德标兵的温暖故事,感受师德标兵的教育情怀,传递师德标兵的榜样力量。
尹智帅,男,汉族,1985年10月生,他在2014年放弃海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国,进入武汉理工大学任教,自此始终扎根在教育事业第一线。秉持着推动学科发展的热忱,他坚持面向前沿、科研反哺的教学理念,将自己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融入教学,开设了《算法导论》、《人工智能概论》等一批面向学科前沿的专业课程,以独特的教学视角和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他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主动担任了包括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等一系列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对学生的成长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既关心学生的学术发展,更重视他们的思想教育。他立足于师德,以学生的需要为重心,在生活、就业、心理等多方面提供深入的指导和支持。他用自身的行动,切实履行了一位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教育追求卓越,激发本科生创新力量
在汽车工程学院任教以来,尹智帅老师因其优秀的教学表现及独特的教育理念,赢得了师生的普遍认可尊重。他的教育工作不仅覆盖了本科生课程教育、专业实践、科技创新比赛、学术论文写作以及毕业设计等多方面,更以他的广阔视野和卓越才华,引领学生们探索未知,实现自我。
在课程教育方面,尹老师工作极富热情,专业知识深厚。他坚持面向前沿、科研反哺的教学理念,开设并讲授了《算法导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概论》等多门前沿核心课程,并在课程中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能理解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科研和专业实践中。例如,他在讲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课程时,使用了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作为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他的教学效果显著,成功培养出了200多名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的本科生。
在专业实践方面,尹老师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科研工作。他曾经带领约10人规模的本科生团队,完成智能汽车的研发项目,其中涉及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和调试。团队历时一年,在尹老师的引导下,成功研发出一款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车。这个项目的成功充分体现了尹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尹老师对学术论文写作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认为这是学生接触前沿科研的重要途径。他始终保持着高标准和严格要求,积极引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实验,并亲自参与论文的修改和完善。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多名本科生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学术素养的重视和提升。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阶段,尹老师在此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他精心策划、细致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毕业设计中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领创新实践,培养智能汽车创新人才
尹智帅老师始终坚持在科技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的育人理念,主动担任了包括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等一系列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老师,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21年12月,他作为第一指导老师参与组建了武汉理工大学首支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队—WUTA车队,指导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通过以赛促教的路径为行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智能网联汽车人才。
在车队筹备前期,他带学生到多所高校的大学生无人赛车队交流学习,并参考汽车主机厂、科研机构的组织架构,设计了以指导教师组、队长、经理为核心,以车身组、无人组、电气组、底盘组、电气组、成本组、运营组为主要支撑的赛车队组织结构,车队学生分工清晰、行动高效。他邀请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海联合汽车电子等多家知名汽车企业的资深工程师为车队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践技能指导。
即便在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每周挤出时间为车队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经常深入车间指导实践,并为学生编写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实践》、《智能传感器技术》等系列指导教程。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托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科技创新平台,指导车队学生成功申报多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年9月,他克服疫情影响,带队到安徽合肥赛场参加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斩获2022届蔚来新秀奖。
他坚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跨学科协同合作解决复杂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逐步探索出一套“实验课程、科技实践、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科技实践创新培养模式,为我校培养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创业人才找寻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学生成长之舵,引领研究生全面蓬勃发展
尹智帅老师一直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个人发展。在课题组中,尹老师紧密关注每一位研究生的学习进展和研究方向,并根据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倾向,为他们量身定制学术发展规划。除了科研上的指导。他还会在生活上给与学生帮助。在得知2019届硕士研究生马某某因病住院时,尹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全程负责办理检查和住院事宜,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样,2022届硕士研究生梁某面临科研上的困难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时,尹老师不仅在学术方面给予了他充分的支持和指导,而且耐心倾听了他的疑虑,并给予了心理上的鼓励。最终,梁某战胜困难,出色地完成了研究工作,并在硕士就读期间在JCR Q1期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这样的经历不仅在学术上获得成长,还在个人成就感和自信心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尹老师积极推动研究生与国内外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他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国际交流项目,并积极帮助他们申请相关的资助和交流机会。以2021级博士研究生何某某为例,他对海外学术环境和国际合作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尹智帅老师的帮助下,何某某成功联系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并促成CSC国家公派博士联合培养。在此次联合培养中,何某某与海外知名团队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国际交流的经历,不仅拓宽了何某某的学术视野,也增强了他的学术竞争力。
尹老师还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他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组织团队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在得知2020级硕士研究生焦某某有兴趣参加在智能驾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nuPlan挑战赛后,尹老师意识到这是一个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绝佳机会,立即组织参赛小组开展研究。在尹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小组内的研究生们分别明确各自的任务,并制定了合理的时间安排。同时,尹老师也积极协同实验室资源,为参赛小组提供支持。通过团队协作,他们互相支持、合作解决问题,并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这个团队项目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技巧。
此外,尹老师在学生就业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指导。他深知学生在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上面临的困惑和挑战,因此,尹老师始终积极提供建议和帮助,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尹老师指导的60多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中,已经及即将毕业的35位学生成功就职于小米汽车、Momenta、华为等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在他的指导下,这些学生们成功地融入了智能网联领域的创新团队,并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